农业种植公司起名 之江“丰”景如画

时间:2022-09-28 15:07:26 父亲起名网

图集

从东海渔业千船竞发,到杭嘉湖平原颗粒归仓,再到浙西南山区花果飘香,这里丰收场景浓墨重彩。

从上山遗址中的炭化稻谷,到数千年来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再到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里农耕文明历久弥新。

浙江是经济大省、市场大省,“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禀赋令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繁盛至今。

渔船从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渔港出发,奔赴东海渔场。 姚峰 摄

“鱼米之乡”丰收忙

9月16日,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落幕,东海渔场也全面开渔。在宁波市象山县的石浦港内,伴随着远航的汽笛声农业种植公司起名,近2000艘大马力钢质渔轮整装待发。

“这两天风平浪静、天气晴朗,是个好兆头啊!”浙岱渔11525船老大韩宜斌告诉记者,本来担心这次台风会影响开渔时间,但没想到它带过一阵风雨后,很快就离开了:“我们相信这是吉兆。”

按照惯例,开捕后两三天,“第一网”东海海鲜将批量上市,而少数近岸作业渔船,最快则在当日傍晚至第二日凌晨就能将新鲜渔获送往市场。

9月17日凌晨,满载渔获的渔船返回水产品集中交易码头,渔民们忙着将首批捕获的梭子蟹、带鱼、鲳鱼等分拣、装箱,通过冷链货运销往全国各地。

近些年,舟山渔民皮皮虾、梭子蟹、鲳鱼等经济鱼类的产值平稳增长。8月1日首批开渔的浙岱渔11227船老大朱思军说,去年产值600万元,今年仅8月份产值就已有150万元,“肯定是个丰收年”。

舟山市岱山县近年持续实施科技示范船改造,研发应用先进的保鲜冷链技术,比如通过配置“不冻液”制冷保鲜设备,渔船最高可实现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不冻,持续发挥保鲜制冷效果。

“冷冻仓改造大大增加了渔获鲜度,售价自然也明显上涨。”今年第一水的渔获,船老大戎争就卖出了不错的价格。《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安装高新制冷保鲜设备的渔船,预计全年能增收20万元。

秋日暖阳下,丰收景象还在杭嘉湖平原成片金灿灿的稻田里。这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孙建龙和父亲各展所长,让3300多亩稻谷颗粒归仓。

29岁的孙建龙是“粮二代”,17岁跟着父亲种水稻,后来子承父业成为种粮大户。他担任理事长的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350亩,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拥有农机110台套,年产值900多万元。

与父辈种粮追求高产不同,孙建龙接班之后建立了自己的大米品牌,并从高产普通大米转换成优质绿色无公害大米。2018年,合作社开始稻鱼综合种养,每亩产值能达到8000元,是普通种田的4倍。

新农人办法多。孙建龙创造性实行“米票”机制:村民流转1亩地给合作社即获一张米票,可换合作社380斤大米,吃不完按2元1斤折现,这既缓解了合作社资金流转和销售压力,又解决了不再种地的老乡们的口粮问题。

白露时节,温岭市国聪家庭农场900余亩晚稻长势喜人,正在田埂边察看长势的农场主朱国聪一脸喜悦。

“上半年种植了2080亩早稻,亩产达到475公斤,比去年亩均增产50公斤。预计10月底晚稻将开镰收割,目前来看收成也不会差。”朱国聪说,这些年政府推动技术、机械、扶持政策进一步向种粮领域集聚,让他对种粮前景愈发有信心。

农耕文化繁盛至今

根据最新考古发现,稻米的源头可上溯到约一万年前。位于浙江省中部,主要分布在钱塘江上游流域,以浦江县上山遗址为代表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上山遗址馆内有一个方形展柜,陈列着一个极小的物件:一粒炭化米。它在2006年发现于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地层中,属于上山文化早期,距今约11000至8500年。米粒长3.732毫米、宽1.667毫米、厚1.723毫米,属于驯化初级阶段的原始栽培稻米。

通过科技考古,专家们认定这粒米是人工栽培的,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这颗万年炭化稻米的出土,证明了上山的先民们是已知世界上最早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群人。

时间进一步拉近,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中,考古发掘揭露了河姆渡文化早期、河姆渡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时期三个时期的大规模稻田,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

兵团种植合作社起名_农业种植公司起名_种植菊花茶怎样给合作社起名

浙江舟山市普陀区700多个岛屿中,有一座蚂蚁岛。新中国成立后,仅有40条舢板的蚂蚁岛人,驻足2平方公里多一点的弹丸之地,毅然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大海。

为了加快进发外海捕捞,渔民把自家的铜火囱、蜡烛台、铜面盆、金银首饰捐出来,把镶嵌在衣橱、棉柜、箱子上的金属抠下来,东拼西凑购得一艘大捕船,取名“火囱船”。

“手搓出了血泡,结成厚厚的茧子。”年已九旬的李雪浓回忆说,当年岛上妇女们日夜赶工2个多月,搓出12万斤草绳,又换得一艘大捕船,取名“草绳船”。

半个多世纪以来,头枕着波涛的蚂蚁岛人,像“蚂蚁雄兵”般抱团奋斗,敢啃硬骨头,缔造了一座英雄岛。他们在荒岛石林中垦田植绿,创造多个“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渔业一面旗帜。

采用现代科技开展海水养殖、推进虾皮精深加工、发展造船业……多年来蚂蚁岛不断加快渔业经济转型步伐,越来越多的渔民走上了新的创业和就业之路。2021年,蚂蚁岛生虾皮产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年产值超过3亿元。

7月18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大会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有关国家、区域、国际组织、学界等探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粮食系统韧性、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生计改善等重要议题。

流水潺潺,绿意盎然,在水田里种稻,在稻谷下养鱼……地处浙南山区的青田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智慧地创造出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迄今已逾1300年。

2005年6月,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如今行走在青田乡村,依然随处可见田鱼戏水。青田县方山乡上庄村村民林国平,正在稻丛里弯腰忙碌。他所在的村,有着“中国田鱼村”的称号,“有水则有鱼,田鱼当家禽”。

青田是我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青田人达到23万,分布于120多个国家与地区,当地常住人口约一半是侨眷、侨属。然而无论脚步走到哪,青田农耕文化与产业繁盛至今。

本刊记者了解到,青田县以侨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农业种植公司起名,专责营销推广“青田稻鱼米”品牌,对全县稻鱼共生产品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树立高标准,推广“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产供销模式。2021年全县稻鱼共生面积达到5.54万亩,其中“五统一”示范基地7000亩,总产值2.65亿元。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精耕体面有作为”。随着农村全方位蝶变,精神文明与文化需求自然生发,农民展现新风貌。如今在浙江农民的获得感中,农耕作为一种文化的分量越来越重,丰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农业数字化先行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工业重镇,GDP产值超千亿元,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19家、规上企业765家,集中在医药化工、机械装备、轻工纺织等产业,其中不乏龙盛、闰土、卧龙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

既是工业强区,更是产粮大县。2021年,上虞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5.13万亩,连续五年保持浙江全省第一,以全省2%的面积提供了4%的产量,实现了“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赢局面。

本刊记者了解到,上虞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8%,粮食亩产达485公斤;建成浙江省级千亩绿色高产示范方14个,良种覆盖率达100%。

已经解决吃饭问题的今天,“鱼米之乡”浙江没有停下脚步,依旧向着丰产优产、生态高效的农业现代化方向进发。

9月16日召开的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浙江省委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突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农业科创高地,加快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科技化、机械化、绿色化、融合化,联动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建设农业现代化先行省,为“两个先行”提供基础支撑。

在全国率先开展《粮食安全责任书》党政主要领导双签制;率先建立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率先实行全省域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种粮效益;积极稳妥推进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8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贡献率达67%;科学划定国土空间“三区三线”,推进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层层套合……

2021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1510.1万亩、产量124.18亿斤、亩产411.2公斤,均创近6年新高。今年,浙江省早稻播种面积增长16.67万亩,增量居全国第一;夏粮、夏油、早稻生产获农业农村部“三表扬”;全省生猪、蔬菜、水产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菜篮子”拎得更稳。

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介绍,为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粮食储备与口粮消费匹配度不高等痛点,浙江省近年启动以“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为内涵的“五优联动”,通过融合粮食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从而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湖州市南浔区费家埭数字渔村,传统渔塘都装上了智能传感器,渔民通过手机就能掌握水质变化,精准控制自动增氧等作业,100多亩的渔塘只需1个管理员。

目前,南浔的数字渔塘已有3000多个。当地还陆续建成渔业产业大脑等智慧平台,依托大数据,政府部门不仅能精准掌握养殖情况,还能提前发出预警。

“浙江乡村大脑2.0”正式上线,“浙农码”累计赋码用码量超5000万次,“仙居杨梅产业大脑”等一批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应运而生……数字化改革为浙江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方问禹、黄筱、许舜达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