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有俗气高雅之分
在1998年10月18日.《羊城晚报·生活手记》刊登了一篇署名弋戈的短文《取名记》,十分生动地介绍了一家人以及亲友们围绕新生儿取名而发生的一场风波:儿子生下来了,身为人父的知识分子一弋戈翻遍了《诗经》,给儿子选了一个单字提(shi)为名,语出《诗经·邺风·谷风》:“径以渭浊,提提其址(zhi),"《说文》解释“提”的意思是“水清见底”.是希望他做人清白.生活没有多大波折。弋戈的母亲咕咕哦峨地说,“提”的读音太不响亮,念起来就像“四”.还不如叫“四狗”好。妻子小声说,提的后面再加一个“川”字吧,意思与提接近,于是儿子就叫王提川。初通术数学的朋友知道后,认为“王提川”这个名字不好,且3个字的笔划加起来19划.书七说“大凶”。于是大伙儿群策群力,好不容易为孩子又取一个名字“王凌霄”.此名读音响亮.书写不难,超凡脱俗,意思是志气高远.笔划30划,书上说“大吉,贵人得力,天赐吉祥,名扬四海.”大家都挺满意。可是姓肖的岳父又出来反对了:什么王凌霄,不就是想让王家凌驾于肖家之上吗?结果是一个孩子,多种称呼:妻子叫儿子“宝宝”.奶奶叫孙子“乐乐”,保姆叫他“毛毛”,弋戈仍坚持叫他“凌霄”.岳父家坚持外孙的名字叫“肖凌王”.这尽管是一则笑话,但它真切地反映了不同文化素养的人对人名的取向。
旧社会,人们经济上贫富悬殊,文化修养上的差别也很大,表现在取名方而.富贵人家多追求俊美雅致.寒素之门总不免有些“俗气”。取名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1、取名的多少不同
过去缺乏文化知识、没有地位、生活朝不保夕的劳苦民众,不少是残名缺姓的。在京剧《钊取威虎山》中,贫苦猎人小常宝的父亲人称常猎户(大概是以职业称谓).鲁迅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典型人物,他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更没有姓氏。自认为姓赵(因当地最有权势的赵太爷姓赵去日本需要起名字吗,阿Q想攀附).结果被赵太爷叫去,“给了一个嘴巴”,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对一般小老百姓来说,孩子生下来,或是再过一段时间,草草地起个乳名足矣.
在中国且不说那些富有家庭,就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往往是一人多名。一个人出生不久.父母要取乳名或小名,上学师长要取学名,这是一个人的正名或大名。过去男子弱冠(20岁)、女子及笋(巧岁).可以取字.又叫表字。另外,还可以取号。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岑麒样就有很多名字:他的小名叫发生,书名叫麒祥,别名叫时甫.简名叫其长.有人戏称之“骑墙”.后来他学了英语,仿照西文.把麒祥改为洋名Kitchen(厨房)…
龚自珍曾屡易其名。别号亦彩。近代学者陈恒富考证:龚自珍初名龚自退.矗庆十五年,龚19岁应乡试,其父龚丽正为之更名自珍.次年元旦.外祖父段玉裁为之立字“爱吾”。爱吾似乎没有用过,即用也为时甚短.不久.即字曰虑人,有时人们也写作率人或瑟人。龚36岁时,更名易简,字伯定。龚41岁时,又更名巩作。有时甚至叫“思古子”、“观古了”,“网摩氏”之类。
龚自珍别号碧天怨,然最常见的是定盗,他人或书作定庵.龚34岁时,在江苏昆山买徐秉义的故宅.筑羽陵山馆,亦名羽陵别墅,遂自号羽陵山民。就在这个时候,龚开始学佛,其佛名曰邹波索迎。龚受佛学于江沉.而江玩又受学于彭给升。彭号知归子,故龚在《知归子赞》中,自号“怀归子气
唐朝大诗人杜甫.或曰子美;或曰杜拾遗、杜工部;或曰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或曰杜少陵、杜院花等。
2、取名的朴华不同
既穷且“白”(不识字)的贫苦人,取名比较朴素自然,或以孩子出生时间取名,如春生、秋生、丙寅、癸酉等.或以孩子的排行取名,如一猫、二猫、三猫;大元、中元、小元等。了不起请个算命先生给孩子排个八字,推算五行盈缺,缺水,取“水生”之类的名字,或者取一个有水字偏旁的字名;多金便取“火生”之类的名字,或者取一个有火字偏旁的名字(五行有以火克金之说)。最简便的莫过于取数字名,按照宋元社会规定.平民百姓没有官职的一般不起名字,只用行辈和父母亲年龄合算一个数目作为称呼。史记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寒微,他的祖辈好几代的名字,皆与数字结缘.朱元璋5世祖叫朱仲八,他生3子.叫朱六二、朱十二、朱百六。朱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他生2子,叫朱四五、朱四九。朱四九是朱元璋的曾祖。他生4子,叫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朱初一是朱元璋的祖父。他生2子,叫朱五一,朱五四。朱五四是朱元璋的父亲。他生四子,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朱重八。朱重八就是后来的朱元璋(见《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
而富贵人家,知识阶层取名都比较华贵、高雅.小说《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600多个人物的名字都是颇费推敲的。如荣、宁两府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大丫头,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暗示以琴棋书画为名;宝玉的四位书童名字分别是茗烟、锄药、双瑞、双寿,两两相对,高雅吉祥.我国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戴望舒,因作《雨巷》为读者所喜爱,所以有“雨巷诗人”的美称。戴望舒之名.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兮,后飞廉使奔属”(意为使望舒在前面开路,使飞廉紧紧跟随奔跑)。望舒是神话中为月亮驾车之神,后为月亮的代称.取名“望舒”意在表现取名者渴望光明、迎接光明的美好而崇高的愿望.
3、取名的动机不同
过去有些贫苦百姓.出于多种动机(为保孩子的平安和成长而故意以命名羞辱之,“使之不成其为人")如周启明先生所谓西人的骗鬼术一样,给孩子取名多用一些粗俗的字眼,取一些丑名、污名。常见的是取动物名,诸如猪子、骡子、羊子、马份子、牛份子、狗份子、灶鸡子……但是知识分子中取这种名字的极少,偶尔为之,亦属爱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甚而至于有的人别有一番心意:自觉狗犬之类是一种美称和雄称。古时,熊、虎的幼儿称“狗”.《尔雅·释兽》:“熊虎魏(丑),其子狗”。邢禺疏:“院”,类也。熊虎之类其子名狗”,郭璞著:“律曰,捕虎购钱五千,其狗一半”.有人认为成语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狗也是指的熊虎一类动物的幼息。古时把将士杀敌立功称为“狗功”,家信称为“犬书”。所以汉代一些有头有面的人都以狗(犬)命名.如田犬、尹犬、左拘、张厌拘.三国时.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及其堂弟诸葛诞各事一国(亮事蜀、瑾事昊,诞事魏),并有盛名,时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之说。
上层人物和知识阶层中的一些人一味迫求所谓“高贵”、“典雅”,往往容易走到极端.有的人取的名字信屈牙,晦涩偏僻.似乎存心不要别人认识,似乎这样才可以显示自己的高深和尊严.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水兵将领蔡帽的弟弟名蔡凉,到目前为止,这个“理”字,还没有哪一部字典辞书上收录,也没有哪一个超级的学者敢跟它准确定音.清代大诗人吴梅林娶妻纳妾,生了13个女儿,成活9个,直到他54岁时,才由幼妾朱氏生了一个儿子,心里颇惬意,为其取名为吴眼.实为景之俗字,也是个普通字(词)典上很难找到的“老古董”。还有一些人的名字是要“异读”(一谓破读)的。譬如,虞舜的刑官皋陶(yao,不念tao);战国时秦王的侍医,夏无且(ju,不念qie);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骊食其(yiji,不念siqi) ;当代文学家贾平凹 (Wa,不念ao)。
清代颇负盛名的诗人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怡山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是清初的“正勇义气”之士.他18岁时中进士,25岁官至右赞善。康熙二十八年去日本需要起名字吗,因在康熙伶皇后病逝的丧期内,应友人洪r11(《长生殿》的作者)的邀请.观看了《长生殿》的演唱.被御史黄六鸿等弹幼.以“w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革职除名,并终生不得录用.当时他只28岁.时人有语:“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赵的名字读音(zhno zhixin)看似很简单,但是他的本音是i卖作zh3o zhishen.现在如果去博山访问故老,也将听到这种说法.因为赵执信琢来是以古通假字命名.名中之“信”读shen为正.信,古通“伸”又通“身”,因而是常读为shen.《集韵·真韵》:.伸,经典作信。”《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赵的家乡还有这样的传说:赵执信当年赴县、府、省应试时.考官唱名者皆误将赵执信之“信”读如本字。直到赴北京参加会试,唱名者始正确地将“信”读为,hen.于是赵便对同行友人说:“倒是京师有识字的。”这当然是文人编造的、咬文嚼字的笑谈.
4、取名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俄岁斯人的命名仪式: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教会规定婴儿出生8天后要接受洗礼,洗礼时由神父按宗教日历上圣徒的名字顺序给孩子取名。送孩子到教堂接受洗礼的.是孩子的教父和教母。
十月革命后.农村中的婴儿命名典礼在村苏维埃礼堂或俱乐部举行,主持人为村苏维埃主席.城市则有专门为新生儿举行命名仪式的“婆儿宫”。举行命名典礼时.除孩子的父母及亲友外,还有婴儿的寄父、寄毋参加.
日本人的命名仪式:日本人为孩子命名,多在孩子出生后第7天的日子里((3至14天内都可以)进行.命名时,在家中设宴,正式宣布孩子的名字。命名之后再过20余天《男孩出生后的31天.女孩出生后的32天),父叶为孩子穿上喜服到神社去参拜,求神佐护。
在我国古代,孩子取名的程序和方法虽然不象俄罗斯和日本那么复杂.但是贵族家的孩子生下来,都要到先祖庙内去烧香察告.然后由保姆和孩子的母亲抱粉去见父亲.孩子的父亲仔细地观察孩子并详细地询问有关情况后,便郑重地给孩子取名或者转述自己的意见后.请茸长取名.屈原《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联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硕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换余初度兮.荣锡余以L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大意是,魏是古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皇考(亡父)叫伯庸。当岁星在寅之年,值盂春寅月《正月).在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我的父亲在我初生之时.对我仔细端详.又察我的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故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正则”立字“灵均”。这真实的表述了这种命名的过程和习俗。同时有的还遵循周礼的有关规矩,根据孩子出生的各种征象.以信取名.以义取名.以象取名,以假取名,以类取名……程序复杂,戒律梦多,这是小老百姓不理解、不关心、根本不能办到的.
我在本书中几处都谈到.小老百姓取名是比较简单和随惫的.不仅如此.有些地方取名还比较特殊.在香迅小说《风波》里.写了一个习惯有点特别的村庄:“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轻重当作小名”.并以轻重论时局的好坏和家庭的古凶。因为YC斤比伊的曾祖.少了3斤,比伊的父亲7斤.又少了1斤.…所以伊((9斤老太)一个劲地发出“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概叹。另外在《水浒》中阮家3弟兄,本是一胎所生,那么为什么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呢?这里也有段故苹:梁山泊边有个打鱼汉.他的妻子一胎生得3子。可生下孩子没几天.妻子就重病去世了。孩子跟粉父亲长到10多岁,都没取上名字。不料.老汉又得了重病.知道自己不会久留于世。便想给孩子们分别取个名字。他想好了一个取名的理由和办法。就对孩子们说:“要治好我的病.就要吃一种藏在深水里的贴鱼—泥里钻.你们3个齐自去捉一条来。”当3个孩子把鱼捉回来后.老汉又吩咐他们把自己捉来的鱼用秤称好。结果是一条2斤、一条5斤、一条7斤。老汉就说:“你们3弟兄,我看就依你们各自捉鱼的斤两取名吧.捉到2斤的叫小二.5斤的叫小五,7斤的叫小七.”从此,阮氏三兄弟才算有了名字。
- 上一篇:李姓取名大全
-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