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姓的来源
鲜于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二。
1、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属于以国名、封邑名合并为氏。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封箕子于朝鲜得姓。箕子,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叔叔,名叫子胥余,官至父师,即太傅,封地在箕(今山西太谷),史称“箕子”。
2、源于敕勒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按典籍《康熙字典》的注释,鲜于氏复姓是由鲜卑族名称演化而来,但在史籍《魏书》中没有其为鲜卑族姓氏的记载,而是认定其为活动于定州、朔州、五原、渔阳一带的“丁零种姓”,并且一直是北魏王朝征讨的对象。南北朝时期,定州地区(今河北定县)有少数民族敕勒族。敕勒族,是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北方地区称敕勒、或铁勒,南方地区称其为丁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还在历史上建立了著名的高车国,因此又称高车族。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鲜于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九位。鲜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鲜于氏的祖先是箕子,箕子是纣王的叔父,是古代圣君商汤子姓后裔。周武王克殷后,仰慕箕子的贤德,曾经访以天道,他就作了《书经》上那篇著名的《洪范》,陈述天地之**。其后,他被周武王封于朝鲜,可是,却始终不肯对周天子称臣,也不想回中国来。箕子依照故国的习惯,把自己的支子仲封在一个叫作“于”的采邑,仲的后裔也依照“故乡”的习惯,合鲜、于二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
不久以后,其子孙逐渐地播迁回了中国,使得鲜于氏也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姓氏。这可以从《古今姓氏书辩证》和《尚友录》两本书中得到考证。鲜于姓起源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渔阳郡(今北京市以东、天津市以北、长城以南、遵化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
今湖北省的武汉市、宜都市、仙桃市、天门市、枝江市、十堰市、宜昌市、公安县,四川省的南部县、南充市营山县,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江苏省的苏州市,上海市,北京市,重庆市的南川县等地,均有鲜于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秦、汉、魏、晋诸朝均为渔阳郡。隋朝时期为玄州渔阳郡,隋朝末年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唐朝时期为蓟州渔阳郡,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朝时期省入蓟州,此后渔阳不再。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渔阳堂:以望立堂。鲜于氏,从朝鲜重归故国,自汉以后,便一直以河北的渔阳郡为繁衍中心,故以“渔阳堂”为堂号。一直到今天,仍然世代沿用着“渔阳”这个堂号。